机关笔杆子修炼手册:公文写作"三要九诀十二忌"

zhangyi 21
2025-03-15

一、厅级公文两大核心结构

结构一:立柱架梁式(适用于工作报告、调研汇报)

口诀:"一根主线穿到底,四梁八柱撑全局"
样板解析

主标题:《关于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调研报告》
四梁架构

1. 现状分析:示范带建设"三快三慢"特征(投入增长快于效益转化、硬件建设快于机制创新、点上突破快于面上推广)

2. 问题研判:土地流转"三难"、资金使用"三散"、人才引育"三缺"

3. 对策建议:实施"三链融合"工程(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健全服务链)

4. 保障机制:建立"四个一"推进体系(一月一调度、一季一评估、一年一考核、一事一专班)

精要:每个模块设置"矛盾点+数据链+对策包",避免空话套话堆砌


结构二:穿针引线式(适用于通知方案、实施意见)

口诀:"上接天线不跑偏,下接地气能实操"
案例拆解

文件标题:《XX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》
五线贯穿

1. 政策线:嵌入住建部"十四五"城乡社区建设规划要求

2. 责任线:明确住建厅统筹、街道办实施、业委会监督三级责任

3. 标准线:制定"五有"改造标准(有电梯加装方案、有适老化设施、有智慧安防系统、有文化记忆载体、有长效管护机制)

4. 资金线:建立"三个一点"筹资模式(财政补一点、企业投一点、居民出一点)

5. 督导线:实行"双随机一公开"督查机制

精要:每条线需有具体抓手,杜绝"加强领导""高度重视"等虚化表述

二、材料写作五步进阶法

第一步:吃透上情

·         查最新政策:梳理总书记近三年相关领域重要批示

·         对标上位文件:标注省级政策中可细化落地的23处空间

·         例:起草科技创新文件时,必查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》最新修订版

第二步:摸准下情

·         基层调研"三必到":矛盾集中地必到、试点单位必到、工作滞后点必到

·         数据采集"四维度":定量数据、典型案例、群众原话、现场影像

第三步:搭好骨架

·         运用"三三制":任何材料须有3个核心观点,每个观点配3个支撑论据

·         避雷指南:剔除"正确的废话",如"提高思想认识""强化责任担当"

第四步:血肉填充

·         政策表述:引用中央文件原文需标注出处(如:详见中办发〔2022〕3号文件)

·         数据使用:采用"同比+环比+标杆对比"三维坐标系

·         案例选择:正反案例按7:3比例配置

第五步:精修打磨

·         完成"三查三改":
一查政治表述(是否与二十大精神完全一致)
二查数据逻辑(增长率与基数是否自洽)
三查落实路径(是否具备可操作性)

 

三、老笔杆子三个看家本领

本领一:政策转化力

·         把"大力发展"转化为"2025年前建成3个省级产业园区"

·         把"完善机制"细化为"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每月5日调度制度"

本领二:矛盾平衡术

·         处理部门分歧:"求大同"(共同目标)+"存小异"(实施细节)

·         协调上下关系:给上级留决策空间,给下级留创新余地

本领三:语言淬炼功

·         独创"三改法":
改长句为短句(不超过28字)
改被动为主动(杜绝"被"字句)
改虚词为实词(删除"进一步""持续"等副词)


四、典型材料病例会诊

病例1:空泛无力

原句:"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"
处方:"2023年底前实现涉企审批事项'一窗受理率'100%、'最多跑一次'事项扩容至180项"

病例2:逻辑混乱

原句:"虽然取得成绩,但还存在不足"
处方:"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2%的同时,要清醒看到新兴产业占比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.3个百分点"

病例3:表述越位

原句:"建议省委调整人才引进政策"
处方:"根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结合我省实际,拟在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实施细则"

五、厅级公文十二禁忌

1. 政治表述与中央文件有毫厘之差

2. 数据来源标注不清(严禁"据统计""据了解")

3. 出现"我市""我厅"等口语化称谓

4. 结构失衡(头重脚轻或虎头蛇尾)

5. 使用网络流行语或非规范简称

6. 对策措施出现"有关部门"等模糊主体

7. 标点符号全角半角混用

8. 页边距、字体字号不按标准设置

9. 引用失效文件(超过5年未更新)

10.     出现"大概""可能"等不确定性词汇

11.     单位换算错误(万亩/公顷等)

12.     装订页码缺失或跳页


客服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