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到小康社会,我们就要对“小康”有一个全面的理解。政治意义
上,全面建成小康是中国共产党既定的政治目标。但是,中国共产党
政治目标的设定,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或历史基础。中国共产党的所
有构想、规划,都要符合中国人的脾气,都要接中国人的地气。每个
民族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,但是每个民族所追求的幸福因受地域、文
化、历史、传统的影响,又是不一样的。
早在《诗经·大雅·民劳》中就有“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”的诗句。这
里的“小康”主要指百姓的生活状态。在《礼记·礼运》中,描述了孔子
心中的“小康”社会。这种构想、这种谋划,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点、中
国人的习性。今天的中国人关于幸福生活的构想,毫无疑问会受到传
统的影响。
因此,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老百姓的“好日子”的想法、构想、谋
划,一定要从中国实际出发,从中国历史出发,从中国老百姓的传统
观念出发。“小康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,表达了人
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。